28岁的张佳来深圳打工已有6年,如果龙华区清湖村的房租不再上涨,她仍然希望住在那间10平方米的小单间里,继续在周边像富士康这样的工厂里打工。30岁的李腾飞则刚搬了一次家,他搬离了清湖,住到距离市中心更远的观澜,那是深圳与东莞塘厦相邻的地方。现在,他正打算辞掉清湖的工作,在观澜重新就业。“不然上完夜班,回家不方便,每个月路费都抵得上半个月房租了。”
张佳和李腾飞在深圳打工已有多年,面对加快的城中村改造步伐,他们都面临新的选择:要么搬到更偏远、租金更低的地方,要么要求企业给他们更高的薪水。但在他们看来,目前形势下企业不裁员已是万幸,搬家是他们最现实的选择。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里,深圳其他产业工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:他们搬到清湖,清湖改造涨租金;搬到宝湖,宝湖也在改造涨租金,就连靠近东莞的观澜也逐渐出现冲击钻的嘈杂声。
张佳担心的是,一觉醒来后下一个被通知搬迁的会是她吗?在城市更新的大潮里,他们该搬到哪里?
2018年6月万科进驻清湖村时,和她一样租住在这里的富士康员工们都担心房租上涨,于是大家一起写了一份公开信,呼吁城中村改造避免租金上涨。他们呼吁的结果是,富士康通过深圳龙华人才安居公司和万科达成协议,富士康厂区附近的万科岗头新围仔城中村改造项目,将有部分房源作为人才安居房提供给富士康员工,富士康员工可以用市场价约6折的价格申请房源。但张佳知道,在龙华富士康工厂,像她这样的普工就有超过10万人,他们能申请到人才安居房的可能性极小。当时唯一让大家欣慰的是,清湖新村改造的速度有所放缓。不过,到了年底,眼看着清湖新村被脚手架围起来的楼房越来越多,张佳觉得,清湖村改造的脚步突然在加速。
时代财经走访发现,近日的清湖新村就像一个尚未完工的工地:冲击钻的噪音此起彼伏,楼与楼之间的马路上到处是水泥和沙子,碎砖块和碎木板夹杂其中;尚未开封的水泥和大批的青砖则整整齐齐,摆在一些楼盘门口,被带着安全帽的工人们分批搬进楼房。随着被改造的楼盘逐渐增多,原来的租客们开始寻找新住所,90后王俊就是一个例子。房东最近通知他,要求其在一个月内搬离现在的出租屋。他开始在各个微信群里打听房源,希望能找个租金和现在差不多的小单间,但问了几个人后发现,2018年初600元租金的小单间,此时价格已经涨到了900元。
不仅如此,那些经过改造后的公寓,租金涨得更快。王俊向时代财经表示,金地草莓社区在改造后的公寓外墙上挂了一张巨幅广告,上面小单间1880元的价格非常醒目,“我们打工者看到这样的价格,只能望而却步。后来王俊致电清湖新村的另一家规模较小的优良公寓,对方负责人表示:20平方米的小单间配有空调、洗衣机、热水器以及床、桌椅,租金1480元,但网费60元、管理费60元、水费7元/m3、电费1.5元/度都要另算。这样一算,普工小公寓租金也将在1700元以上了。
而官方数据更为直接。2018年12月26日,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一份报告显示,目前企业进驻城中村,通过统一改造面、建设楼栋连廊、设置共享空间、增加家私家电配置等措施来开展专业化租赁服务,这在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的同时,也使得原本价格较低的城中村住房租金普遍提高50%至100%,还带动周边未改造楼栋租金上涨约10%。这份报告还提出,“租的上涨,挤占了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低收入者的居住空间,特别是部分企业在进村改造中联合原村民、股份公司强行腾退现有租户,又未采取有效的安置措施,带来较大社会风险。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李腾飞搬离了清湖村。“2018年房东给我第二次涨租金时,还指着其他楼房说,你看,别人租金都涨到1000元了!”他告诉时代财经。
“租金上涨200元,那是20份便宜的快餐,100份食堂的大杯可乐;一年下来就是2400元,那是我往返多次的火车票,足够给家里人买几身新衣服。”面对租金上涨,一位龙华的打工者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。对张佳这样的打工者而言,租金上涨也直接拉高了他们的其他生活开支。“城中村的物价也跟着涨,连楼下小店的炒粉都上涨了一块钱。”但成鲜明对比的是,工资涨幅仍然在低位徘徊。
张佳告诉时代财经,从2015年到2018年之间的三年里,她在富士康的工资仅上涨了100元;另一位富士康员工更透露,2018年其工资涨幅基准线为3%,这个数据是全国多省市2018年为企业工资指导线设定的下限。而通常,张佳需要做满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工时,才能拿到2650元的基本工资,在此基础上则尽量加班,因为她每月工资中的很大一笔收入就来自每小时22元到30元的加班费。不过,加班也得看企业订单的淡旺季,要是遇上淡季,他们每个月只能靠底薪来维持生活。现在,不断上涨租金,使得房租支出已超过她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,这导致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给远在河南的家人寄补贴。与此同时,多位打工者向时代财经坦言,现在存钱的难度比以前更大。
“都不敢生病。”在龙华打工8年的任飞说,“我们大部分普工,一般企业交的是第三档医疗保险,每年门诊报销额度只有1000元,每月差不多80元,但现在一项检查动不动就好几百元。”“其实我们都知道城中村环境差,但对我们普通打工者而言,首先是要活下去。我们在乎的不一定是条件多么好,而是希望多节省点工资。”任飞说。在现实压力下,部分产业工人正在逐渐向北迁移,有人从民治搬到大浪,有人从清湖搬到观澜,还有人在网络上说,他搬到了东莞塘厦。
张佳所在的龙华被称为打工者天堂,龙华区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止2017年底,龙华区户籍人口29.2万人,常住人口却达到160.37万人。这意味着,将近130多万人租住龙华各类小区、工厂宿舍以及城中村里。也正是这支庞大的外来人口撑起了龙华第二产业独大的经济结构。2017年,龙华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.01:58.00:41.99。其中,主要行业的计算机、通信、电子设备制造业309家,实现产值3011.31亿元,增长19.9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class="contentTextstyle="vertical-align:baseline;font-size:0.19rem;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:0px#FFFFFF;"> seline;background:0px 0px;font-size:18px;">由此看来,对张佳而言,搬家或许只是时间问题。